簡體   English   中英

在Haskell中評估遞歸數據的真正過程是什么?

[英]What's the real procedure of evaluating recursive data in Haskell?

我試圖理解遞歸數據,但我有些困惑。 我嘗試了這個:

m = 1 : map (+1) m

這樣就產生了一個與[1..]相同的列表。 我嘗試完成評估程序,如下所示:

m = 1 : map (+1) m
  = 1 : map (+1) (1 : map (+1) m)
  = 1 : 2 : map (+1) (map (+1) m)
  = 1 : 2 : map (+1) (map (+1) (1 : 2 : map (+1) (map (+1) m)) )
  = 1 : 2 : map (+1) (2 : map (+1) (2 : (map (+1) (map (+1) m)) )
  = 1 : 2 : 3 : map (+1) (map (+1) (2 : (map (+1) (map (+1) m)))
  = 1 : 2 : 3 : map (+1) (3 : map (+1) ( (map (+1) (map (+1) m))) )
  = 1 : 2 : 3 : 4 : map (+1) (map (+1) ( (map (+1) (map (+1) m)) ))
  = ...

尾部有很多map (+1)內容,並且隨着過程的增加而增加。 是否真的有這么多map (+1)和重復計算map (+1) ... 我讀過其他文章,提到了搗蛋,但如何真正將它們聯系在一起呢? 非常感謝你。

將會發生的情況更像以下內容

m = 1 : map (+1) m
    1 : map (+1) (1 : _)
        ^------------<|     Points to the same thunk in memory
    1 : a : map (+1) (a : _) where a = ((+1) 1)
            ^------------<|
    1 : 2 : map (+1) (2 : _)
            ^------------<|
    1 : 2 : a : map (+1) (a : _) where a = ((+1) 2)
                ^------------<|
    1 : 2 : 3 : map (+1) (3 : _)
                ^------------<|
    1 : 2 : 3 : a : map (+1) (a : _) where a = ((+1) 3)
                    ^------------<|
    1 : 2 : 3 : 4 : map (+1) (4 : _)
                    ^------------<|

傳遞給map的列表中的下一個元素始終指向要生成的元素map

但是,必須注意,Haskell規范指出它必須是惰性的,但是實現惰性的方式取決於編譯器。 它可以選擇將其中的大部分優化成一個簡單的匯編循環,或者根據輸出的使用方式,進行一些循環融合以將多個遍歷組合為一個循環。

暫無
暫無

聲明:本站的技術帖子網頁,遵循CC BY-SA 4.0協議,如果您需要轉載,請注明本站網址或者原文地址。任何問題請咨詢:yoyou2525@163.com.

 
粵ICP備18138465號  © 2020-2024 STACKOOM.COM